杭州首个地铁商业项目布局失衡经营惨淡
核心提示:杭州首条地铁线路上的首个商业项目在开业一年间持续遇冷,半数商铺已关店停业,甚至连此地的银行都解约撤离。专家认为,布局失衡、定位失准是导致杭州首个地铁商业形态经营惨淡的关键原因。
新华社记者吕昂
杭州首条地铁线路上的首个商业项目在开业一年间持续遇冷,半数商铺已关店停业,甚至连此地的银行都解约撤离。专家认为,布局失衡、定位失准是导致杭州首个地铁商业形态经营惨淡的关键原因。
–人气低迷、生意冷清 半数商家解约撤离
凤起路地铁站位于杭州最著名商业街延安路中段,北靠大牌林立的武林商圈,南接潮流时尚的龙翔桥商圈,西邻武林路特色女装街,距离闻名天下的西湖 也不过百米远。去年8月8日,当这块“黄金宝地”开出杭州首个地铁商业项目时,几乎所有人都相信这里的商家必定能赚得盆满钵满。所以,即使这个在杭州毫无 先例的商业形态单个商铺开出高达近30万元的年租金,招商时各类商家依然蜂拥而至。
然而本该在一年后热闹庆生的这条商业街,如今却冷清无比。多数店铺仅配一名店员依然无所事事,途经的地铁乘客偶尔会逛入店中,也只是扫一眼便匆匆离去。大部分店铺一小时内只能迎来个位数的客人,成交更是寥寥无几。只有零星几家餐饮店陆续还有些生意。
“都说’地铁一响,黄金万两’,但我们店这一年差不多亏了20万,现在只想快点离开这里。”商业街一家女装店的店员小梅告诉记者。她说,店里每 月营业额约是2万,可平均月租金就要2万1,再算上进货成本、人工水电费等支出,每天都在亏钱。“8月底我们就要搬走了,这里的生意真的没法做下去。”
记者了解到,和这家店一样会在凤起路站商业街“满周岁”时选择“逃离”的还有4家,其中甚至包括占据商业街入口位置的一家中国银行(2.71, 0.02, 0.74%)。有附近店员表示,这个银行的营业厅没什么人,几乎从来不用排队。“倒是很方便我们办业务,可没想到现在连ATM机都拆了”。
“我们这几家是联合要求提前解约的,原本一签就是三年。很多愿意支付违约金的商家,开业不到半年就撤走了。”有店员透露说。
据统计,凤起路站地铁商业街去年开业时引入商铺22家,但坚持到现在的品牌已不足10家。包括中途更替进入的店家在内,目前尚在营业的还有17 家。考虑到会在本月陆续解约撤离的4家店,以及部分已萌生退意的店铺,整条商业街近期很可能会上演大半商铺“人去店空”的萧条景象。
–布局、定位失当 “人流”难以变“客流”
地铁商业模式已在全球许多地方发展得较为成熟,日本、新加坡等国都创造了经典的样本,国内的上海、南京也有十分成功的案例。线路总长不过40余 公里的香港地铁的地下商铺每年能产生百亿元收益,被誉为“全球盈利能力最强的城市地铁”。然而与港铁公司合作运营的杭州地铁的首个商业项目运作不到一年就 如此受“冷遇”,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据杭州地铁运营商杭港地铁公司统计,位于杭州市中心的凤起路站日均客流量在市区能排到前四,目前约为2万人次。但这并不算少的客流量,却没能转 化为商业街的人气。“这条街上人实在太少了,除了早晚高峰外都是冷冷清清的,晚上8点左右就几乎没有人了。”商业街某童装店店员张芳说,“连人流都没多 少,更不要想能变成我们的客流了。”
记者实地观察发现,凤起路站虽然地段优越,但其地面几乎没有重要的商业、服务项目,也未与任何设施“无缝对接”,因此有购物意愿的人群更会选择 在其前后的武林广场或龙翔桥站下车。同时,这条商业街位于该站最南端,离开出站闸机后还需走上三四百米,而就在闸机附近已有多个出入口能连通地面,所以对 许多乘客而言商业街绝非“必经之地”,只会是“绕远路”。
在这里,唯一需要穿越商业街才能抵达的出口外,是浙江省最大的一所儿童医院。这决定了途径商业街的最主要群体就是来看病的家长和孩子,而他们显 然对于沿途的时装、数码甚至是婚纱摄影无甚兴趣。而为了引导游客经过商业街再出站,车站方面还在商业街入口处设置了“通往西湖”的指示牌,但事实上穿过商 业街的C5出口后去西湖的距离并未明显缩短、甚至更复杂,这也让许多乘客感觉被误导。
除了地理布局不当外,导致这条商业街生意“惨淡”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其商业定位不够准确。杭港地铁商业经理陈宏表示,凤起路地铁商业街最初的 设想是要与周围以服饰为主的整体商圈氛围相配套,招商时服饰、时尚类店铺多了一些,目前看来的确不太符合地铁的“快节奏”。“尤其是在电商冲击下,街上老 牌的服装百货都已明显疲软,地铁站这类小店更是难以承受。”
“坐地铁的哪有功夫在这里慢慢挑商品、试衣服啊?像这种档次的完全可以直接网购了。”地铁乘客刘小姐说。在许多乘客看来,地铁商业就应该定位于“快消品”上,他们所愿意付出的也就是“买一杯奶茶”“吃一顿快餐”的时间。
–专家建议地铁商业回归“交通属性”、转型“短平快”
虽然杭州地铁首个商业项目第一年的表现难言成功,但在地铁公司及一些专家学者看来,这并不能代表地铁商业模式已“行不通”。他们认为,通过积极转型、合理布局使商业街深度契合地铁的特点,地铁商业的未来依旧可以期待。
陈宏表示,杭港地铁方面目前已在积极进行业态调整,此次提前解约了部分商家也是基于重新定位而“和平分手”。今后凤起路站商业街将引入更多快消 品商家,使之提升到60%的比例,以更符合地铁乘客的消费需求,目前已经有10个新商家确定了合作意向。“这里的挑战是与机遇并存的,我们会精心培育这里 的商业氛围。”
浙江大学经济学教授叶航认为,特色商业形态的人气集聚需要一个过程,现在宣判杭州地铁商业街“失败”还为时过早。“地铁商业的成功案例国内外都有很多,凤起路站商业街之前的商业定位和布局不够成熟,也受到了社会消费模式转换的冲击影响,但现在转型调整还会有机会。”
在他看来,地铁商业形态首先要强调“地铁属性”,其布局一定要跟着交通功能来考虑,尤其是要结合客流量密集的出入口和换乘枢纽的特点来设置。 “杭州地铁建设才刚起步,今后这里会成为换乘点,如果以此来布局,并引入更符合地铁’短平快’节奏的商业模式,这里的商业氛围会逐步浓厚起来。”
“当前全国许多城市都在兴建地铁,都要搞地铁商业,而杭州地铁商业街的经验教训也算给全国提了个醒。”叶航说,“一方面商家要提升风险意识,不 是说占到宝地就一定能赚钱,而是要结合自身定位理性选择进入。另一方面物业管理方一定要主动引导商户,营造符合地铁特征的商业氛围,看重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