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铁领到“出生证” 全长53.47公里
如果说,去年6月国务院批准的杭州地铁建设总体规划,意味着杭州地铁拿到了“准生证”,那么,国家发改委刚刚批复的杭州市地铁1号线工程可行性报告,则意味着杭州地铁领到了“出生证”。
昨天,记者从市地铁集团获悉,4月19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杭州市地铁1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志着杭州市地铁1号线的国家级审批基本完成。
未来杭州地铁线网将由8条线路构成,其枢纽型放射状形态,表达的是“以换乘枢纽为中心,交通走廊为主体,以城市发展方向为视野”的国际设计理念。在规划的278公里线路中,连接“一主三副”的1号线是网络中的骨干线。
杭州市地铁1号线工程南起萧山湘湖,向北经滨江新中心过钱塘江,穿过主城区到达九堡东,向东、向北分成下沙段和临平段。线路全长53.47公里,其中地下线30.10公里,高架线19.92公里,余下为地面线和过渡段。
1号线沿线规划设置31座车站,其中地下22座,高架站9座,并设七堡车辆段和湘湖停车场各一处,在武林广场设控制中心。1号线规划,体现了交通疏解型即“线跟人”和规划引导型即“人跟线”的地铁设计理念。1号线经过的繁华城区范围仅占总长度的20%,大部分在副城和主副城之间的开阔地带。本着积极稳妥和科学的原则,地铁1号线工程将采取“一次审批,分期实施,同步开通”的方案。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杭州地铁1号线将采用交流变频变压B型车,四动二拖,六辆编组,项目初期计划配置48列/288辆车,每列车定员1240人。1号线设计最高运行速度每小时80公里,设计行车间隔为两分钟一列。
地铁建设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自去年6月国务院批复杭州市地铁建设规划后,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地铁各项前期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扎实、稳妥地推进工程前期工作———深入学习、借鉴香港及兄弟城市地铁建设经验;制定地铁建设实施方案;优化规划设计,稳定线位、站位和敷设方式;研究、调整和编制地铁沿线站点周边用地性质规划,开展站点、站场周边城市设计;研究重要站点上盖物业开发规划,促进地铁可持续发展;研究和编制地铁站点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方案,确保地铁换乘的无缝对接;研究资金筹措方案,创新地铁融资方式;开展复杂工点专项研究,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研究施工工法,编制局部交通的组织方案,减少地铁施工对交通的影响;研究和编制地铁运行方案,提高远期运行效益。
据了解,工程可行性报告包括客流预测、融资方案、设备国产化、项目用地、环境评价、拆迁安置、地质灾害评估、地震安全评估、周边配套等9个支持性文件,它是下一步杭州地铁1号线设计的依据所在。